9月19至21日,以“法律英语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交叉与融合”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暨第十届立格外语联盟峰会在我校举办。大会由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我校外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校长司林胜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司林胜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总体部署,依托外语、法学、经贸等多学科交叉基础,大力推进“英语+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地。法律英语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深化国际法治合作的重要工具,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的时代使命。希望此次峰会为我校法律英语学科建设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法连,“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原秘书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事务高级顾问康煜也分别致辞。
大会主会场共有十场主旨报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清以《法律英语教学建设与涉外法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与展望》为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赵军峰以《论文学翻译中的法律知识迁移》为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勇以《法律翻译与涉外法律服务》为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法连以《法律英语专业内涵研究》为题,甘肃政法大学教授唐丽玲以《语言筑基、意识铸魂:协同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为题,我校教授张良以《比较法视野下我国法律制度创新》为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余素青以《谈涉外法治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为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蔡圣勤以《从<血脉>看南非社会变革期的法律困境与正义迷思》为题,西北政法大学教授何静秋以《“法治中国”的域外回响:国际学术界中国法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为题,我校副教授毛现桩以《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法律翻译与法治国际传播》为题,分别围绕法律英语教育、翻译研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比较法制度创新以及人工智能赋能法律英语教学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当前法律英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大会设置的三个平行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围绕“法律外语教学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法律翻译及法治话语”“法治国际传播及其他”三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9月19日,学校召开了第十届立格外语联盟峰会,副校长罗松远出席峰会并致辞,张法连主持会议。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外语教育与法治建设的融合路径,交流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最新成果,推动涉外法治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优化升级,为法律英语学科建设和中国法治国际传播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审核:刘绍辉;编审:乔现伟;签审: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