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首页  新闻快报  校园动态  学术动态  校报导读  媒体财大  专题网站  校园公告  视频在线  校园青春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新闻导航>>专题新闻>>正文

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政治经济学(分会场三)

2010-12-10   作者:记者站 [字体:大 中 小] 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政治经济学专场讨论会(分会场三)于2010年11月21日上午10:15至12:15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2号楼31   点击:

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政治经济学专场讨论会(分会场三)于20101121日上午10:1512:15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2号楼310教室举行。该场讨论会的主持人是河北经贸大学的武建奇老师,评论人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樊明老师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的崔朝栋老师。共有4位论文作者对其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

首先进行报告的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应千伟,论文题目是《政企关系、官员视察与企业绩效》。该文以2004-2007年上市公司中的制造行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特征与官员视察、官员视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具有品牌、技术特征及规模优势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官员视察。总的来说,越是知名的企业被官员视察的可能性越大。吸引不同级别的官员视察的企业特征并不一样,其中,国家级官员视察更侧重企业的技术特征,省级官员与省级以下的官员更侧重企业的品牌特征。(2)企业先前的政治关系会让企业更容易得到官员视察的机会。(3)官员视察对企业的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PSM)控制了样本选择偏差后,发现有官员视察的企业,其绩效变化要显著好过那些没有被视察的企业,而且视察企业的官员级别越高,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越好。作者认为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官员活动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樊明老师对该论文采用的克服内生性问题的方法做出了很高评价,但是认为论文在结论方面不够深入,并且实证意义(包括视察怎么规范)值得讨论。

第二位论文报告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赵峰,论文的题目是《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过度投资》。论文以2007-2008年我国沪深主板市场上652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政治关系、制度环境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从整体上来看,相比于没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具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2)从政治关系的层级来看,相比于具有中央政治背景关系的民营企业,具有地方政治背景关系的民营企业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3)从政治关系的类型来看,相比于“代表委员”类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具有“政府工作背景”类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4)制度环境影响了政治关系作用的发挥,政府干预越少的地区,政治关系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越弱。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也会影响政治关系对过度投资的作用,经济增长越快的地区,政治关系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越弱。

樊明老师肯定了作者的研究丰富了大家关于企业关系的理解,并提出有些问题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思考:第一,利润最大化与获取资源后过度投资存在矛盾;第二,过度投资的界定问题(从不同立场即企业方面和社会方面)。

第三位论文报告者是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的王建林,论文的题目是《政治捐献、标准执行与中国煤矿安全规制》。安全规制标准制定与执行之间的偏离是中国煤矿安全规制过程中的典型特征。论文对Grossman & Helpman1994)的利益集团游说模型进行修正,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中国煤矿安全规制中标准的制定与执行的偏差现象。研究发现,尽管中央政府制定的安全规制标准能够最大化社会福利,但是由于煤矿企业存在支付“政治捐献”的现象,地方政府会选择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来执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矿工组成工会组织,通过政治捐献影响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政策的扭曲度会下降,且工会人数越多,地方政府执行的标准越高。

对于该论文,樊明老师首先对选题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肯定,并且认为此文对中国矿难频发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武建奇老师对论文的结论表示肯定,但认为对于政治捐献与中国的贿赂的区别――即西方的政治捐献是否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这点需要认真考虑。

同时,樊明老师对前三位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受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启发,即重视为解决问题而选择的方法的意义、重视对课题价值的理解以及研究结果最好是发现了未知的问题,大家应该看到论文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第四位论文报告者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樊明,论文题目是《关于经济危机成因的几点猜想》。关于经济危机的成因至今没有给出一个比较全面合理的解释。论文作者对经济危机提出五点猜想:经济危机的直接成因在于生产和消费互为前提从而均衡脆弱;危机的成因应是多因素的;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对2008年经济危机成因的针对性较弱;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商业周期理论有严重的理论缺陷及与经验脱离;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这些猜想事实上构成了作者对经济危机的部分解释。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为生产能力的过剩。由于生产和消费相互制约,因而完全靠市场机制很难摆脱危机,从而需要政府干预。因为政府可通过征税、发行货币等生产公共产品“强卖”给民众,从而可启动生产和消费。论文提出金融产品的生产性、风险性和耗费性概念,主张应从这三方面综合评价金融产品,鼓励在这三方面行为良好的金融产品创新。对生产性差、风险性高的赌博型金融产品要严加限制,不仅限制其推出,也要限制炒作的群体进场

崔朝栋老师肯定了樊明老师对经济危机的看法。并补充:每位作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提出的问题,发问之人也不能笼统的提出问题,双方应本着互相学习的态度来共同进步。

上一条: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微观经济学(分会场二)
下一条: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政治经济学(分会场一)

关闭窗口

 
 
新闻快报
中国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与“... 06-15
学校召开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 06-13
我校举办“中欧建交50周年”... 06-13
全国首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06-12
校领导与师生“共读经典,共... 06-12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李凤... 06-10
基层风采
校党委副书记刘荣增教授应邀... 06-16
我校召开实验室建设专家咨询... 06-15
我校召开科级干部分类培训启动会 06-13
多家媒体关注报道我校卢森堡... 06-13
【“五型”模范机关创建】人... 06-13
文化路校区服务中心开展学生... 06-13
关注排行
官方微博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官方抖音
官方B站
官方B站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