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万留守儿童是250万张图画,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巨变。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省城镇人口突破4000万人。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也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全省从事农业劳动力约3500万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达到1557万。在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巨大的基础上,大量农村劳动力潮水般涌入,使城市得到了跃升式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户籍、经济、居住、上学等条件的限制,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在家乡留守,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这支队伍的犯罪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人们总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明天的太阳,然而,与亲人聚少离多的现实,给留守儿童的心灵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难道真要以孩子的幸福为代价?快乐的童年难道非要成为“问题童年”?
“留守儿童之所以犯罪,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发展和户籍、教育等制度,客观原因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缺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裴小梅说。因此,她提出要对留守儿童犯罪采取社会干预,国家要在政策和法律层面提供依据和保障,政府要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预防机制,社会各阶层都要参与形成预防和制止犯罪的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制止留守儿童犯罪。
裴小梅说,政府应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大系统,建立预防和制止留守儿童犯罪的三大机制,在为留守儿童构建健康网络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当在决策和意识层面开展工作,加强宣传呼吁和动员社会各界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加强组织建设加深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参与程度,强化责任保证各项机制落到实处;积极发挥学校功能,让他们在有益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突出家庭教育,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之爱。
裴小梅还说,要建立预防和制止留守儿童犯罪的系统,第一是建立基层组织系统,成立留守儿童关心爱护工作委员会,明确人员、任务和责任。第二是建立网络系统,在全社会形成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网络系统。第三是建立档案系统,以学校为单位,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第四是建立联系热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第五是健全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第六是实行有效的司法预防,一方面依法严厉打击涉及侵扰学校、学生的案件和教唆、威胁、引诱农村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侧重教育,着眼于感化,立足挽救,最大限度地体现对违法犯罪农村留守儿童的司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