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首页  新闻快报  校园动态  学术动态  校报导读  媒体财大  专题网站  校园公告  视频在线  校园青春 
站内搜索:
 

上一条:卢展工高校调研:扎实推进河南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下一条:豫苏志愿者牵手关爱农民工子女

关闭窗口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媒体财大>>正文

专家海口论“道”:社会转型期道德应如何建设

2011-12-12   作者:   点击:

9日,“2011中国哲学论坛正在此间举行,来自国内哲学界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论中国社会道德现状及前景。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分析,中国社会正在呈现加速拐弯式社会转型,物质文明提升同时,道德文明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面临巨大挑战,道德现实呈现两极分化、中间混沌的状况,出现了理想信念淡化,善恶是非观念模糊,诚信快速沉降等诸多问题。

  井冈山大学教授曾建平说,道德观念滞后于现实社会生活,新旧道德观念交替时会引发道德危机。社会转型时期不对等的利益格局冲击人们对自由、平等原则的信念;社会保障和救济机制不健全导致人们处于缺乏安全感、充满焦虑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增加道德行为成本,助长社会冷漠。

  如何进行社会道德建设?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药方

 

道德危机实质是诚信危机,重建核心与重点就在于诚信的重塑。曾建平建议,教育界应将诚信、自由、平等作为总体性道德原则加以培育,现实社会生活也要改变状态,在有序竞争,有效保障,法制建设、公民教育、文化导向等多方面进行社会诚信道德建设。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金瑞关注官员群体道德,政府道德建设对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有强大的导向、示范和辐射作用,其失德行为有碍公民道德提升。朱金瑞说,政府要通过加快社会发展,改革行政方式,强化道德示范,提高公务员道德素质等方面带动社会道德提升。

  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它仅仅是投入、产出和效益等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小锡在分析产权、分配、交易等常见的经济活动后提出,经济关注人和人的发展、关注道德、是与道德共生存的学问,离开道德视角,经济不可能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中之研究劳动关系中的道德问题。他表示,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不仅要通过强有力的法律调整,而且要通过广泛而深刻的道德调整,这既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又有利于实现对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他提出了创建劳动关系道德评价体系,加强双方道德修养等和谐劳动关系调整的实现路径。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桂蓉针对道德现状提出,公民伦理精神培育对转型期和谐社会构建有重要价值。她说,培育公民伦理精神,要建立社会信任,增强人际合作与凝聚力;强化荣辱观念,营造扬善抑恶的道德氛围;培育公民社会,推进和转化公民道德成果。

  无论是现状分析还是改善行动,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完成。万俊人说,解决中国道德问题需要从政府到民间的共同努力,整个过程应成为重新认识道德文化、接受道德教育、提升道德意识和水平的知行合一过程,道德教育没有专家、导师,只有学习者、修炼者和实践者。

 
 
新闻快报
中国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与“... 06-15
学校召开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 06-13
我校举办“中欧建交50周年”... 06-13
全国首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06-12
校领导与师生“共读经典,共... 06-12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李凤... 06-10
基层风采
2025年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 06-16
校党委副书记刘荣增教授应邀... 06-16
我校召开实验室建设专家咨询... 06-15
我校召开科级干部分类培训启动会 06-13
多家媒体关注报道我校卢森堡... 06-13
【“五型”模范机关创建】人... 06-13
关注排行
官方微博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官方抖音
官方B站
官方B站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