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应我校邀请,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求是》杂志副总编夏伟东教授到我校讲学。我校伦理学学科省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国希教授参加了报告会并做了报告。报告会由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乔法容教授主持。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与哲学重点学科的教师,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点的研究生五十余人聆听了报告。
夏伟东就我国当前的道德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不容忽视,不同意道德在总体上滑坡的论点,其进步表现在涉及个人利益、个人权利的保障方面、个人利益正当化、个人诉求人权化被人们认可,以及自由民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等的提升,这些都是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积极、进步、向善的表现。他还认为,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某些时期、某些领域的问题相当严重,其原因直接与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相关。高国希就现代性与公民品格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现代社会的根本属性就是公共领域的形成,这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人与人由固定身份、亲缘关系形成的“私德”观念,公共领域的形成要求公民在公共交往中自律、平等、尊重、诚信等公民伦理意识,并就制度与公民品格、公民观念的关系,以及公民道德教育中真理与价值、外在与内在的诸多关系作了阐述。报告会上,两位专家还同与会的教师、研究生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