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民和县的那天,雨下得很大。20年难遇的大雨引发了泥石流。在通往喇家村唯一的高速公路的两边,山体上的泥水汹涌地向下滑落,还能看到很多被冲坏的桥和高速公路两边的护栏。车在这样的路况中缓慢行驶着。去往“喇家遗址”的道路被冲毁,实践团决定暂时驻扎在官亭镇。就这样,他们惊险而又有些遗憾地度过了第一天。
和天气作斗争是这个实践团的一大特色,原定计划总是因天气原因无法成行,他们在原定方案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加以精细,才有了现在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实践内容。
两度探寻,细致打磨
最初的相聚是兴趣使然,为了充分深入了解民和县的特色人文、自然文化、经济发展情况,探寻不同地缘历史的文化特色和差异,调研团分两批次先后远赴千里之外的青海省民和县进行调研活动。
第一批次的成员于七月中旬奔赴青海省民和县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走访了相关实践任务点,了解情况并整合信息,为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月2日至8日,第二批次的成员到达民和县,开展了更为细致的调研工作。
拧干被阴雨天打湿的心情,调整计划,整装待发的实践团向第一站——民和县博物馆进发,在这个代表着整个民和县历史发展的“资料库”中调研、学习、考察。往事越千年,民和县的旧景仿佛历历在目: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独具特色的代表作品讲述着关于民和县的故事,每一次民和县境内文化形式的转变述说着民和县的成长。
在民和县博物馆副馆长范小慧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前往喇家村“喇家遗址”,共同体会这个齐家文化中最典型代表遗址的独特魅力。这个被尊称为“东方庞贝”的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处大型灾难性遗址。无声的遗址讲述着有情的故事:母亲保护孩子,教师护着学生。“与学生毫无血缘关系的老师尽力张开臂膀,想把所有学生都揽在怀里,给予庇护。”实践团的队长张志正评价道,“这样的场面,非常令人感动。”
短暂而又充实的七天时间内,为了解民和县社会福利机构的基本情况,队员们前往民和县医养中心探究集“医疗、康复与养老”为一体的新型疗养模式;为了解民和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状况,队员们前去民和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了解其独特的现代农业运作;为深入了解民和县扶贫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队员们前去满坪镇与扶贫工作者悉心交流,并走访了当地的贫困户,了解其脱贫方式;为了调研农村电商的发展情况,队员们参观了满坪镇的农村电商店,详细了解其运行情况。
一种关爱,多种要求
当然,详细周密的计划离不开一个特别的“指导老师”,她就是范小慧馆长。在队员们来到民和县的第一天,范馆长便为其接风洗尘,带他们吃了当地的特色美食,介绍民和县的一些情况,聊聊家常,消除了他们初到异乡的无措与紧张感。
在了解民和县的具体情况后,实践队员和范馆长详细沟通调研目的,共同制订了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并且,范馆长贴心地为队员们联系实践地点,交代实践细节。她的补充让队员们原定仅有“喇家遗址”这一个探究民族文化的计划大大扩展:范围扩大至民和县境内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社会保障以及电商扶贫等现状的综合调研。
“严厉之外有要求,要求之下又有温和。范馆长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应该说是我们在民和当地的校外指导老师。”张志正这样说道。
与此同时,我校党委副书记李慧军一行千里迢迢来到民和县,慰问实践队员,并与范馆长一同参观了永录民俗博物馆。李慧军赞扬了实践团队目前的成果,在肯定他们实践成果的同时,也向实践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调研团的调研成果能够助力民和县的发展。
盘柯跨崄,勇往直前
一路上各种不确定因素、青海与众不同的景观和生活习惯、可口的青稞饼、特色小吃、七个小时的高铁行程让横穿半个中国的队员们感慨万分:重重磨砺之下,才有如今的收获。
初到民和,队员们都显得十分谨慎,担心因为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与当地人不同而产生意料之外的摩擦。事实上,虽然和当地人交流的时候遇到了语言上的障碍,但是这些障碍阻隔不了真情的流露。张志正笑着说道:“在疗养院看望当地老人时,那里的爷爷奶奶们拉住我的手跟我们说话。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是我能感受到他们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
青海省民和县地处高原,不下雨的时候,烈日炎炎,对于经常生活在中原的实践团成员们,也是一个十分大的考验。而在下雨的时候,山里的土路便泥泞难行。张志正回忆道:“面对道路的泥泞,我们买了些塑料袋套在鞋上。”但几乎是无济于事,泥水很深,常常没过了脚踝。
一次暑期实践,让他们成为了民和建设的见证者,也在千里之间建立了心与心的联系。青海和郑州合力、第一与第二批次成员合力、学校指导老师和青海当地领导的合力共同促成实践团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那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每天早起第一眼看到的大山和明媚阳光、当地老人孩子的质朴笑脸……所有新鲜的见闻让队员们对这段实践抱有感激之心。他们表示到“喇家遗址”完全建成以后,一定要再去一次民和,以一个见证者的姿态,再次见证民和县的漫漫发展历程。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