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提名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看见别岳洋笑得跟朵花儿似的!”虽然大赛已过去了一段时间,但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2013级学生许金灵对当时获奖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
10月25日,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暨首届“百蝶杯”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河南赛区总决赛在河南工业大学圆满落幕。激烈的角逐过后,我校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明日之星”团队摘得一等奖桂冠。
从“1.0”到“7.0”的成长
谈起团队名称“明日之星”的由来,别岳洋滔滔不绝讲了很多,“其实,它的寓意就是我们的团队就像明天的星星一样,我们期待它比此时更加璀璨夺目。准确地说,我们这次应该叫‘明日之星7.0’,因为我们每次参加比赛都习惯了以‘明日之星’命名,每参加一次都要加上1.0。”整个“明日之星”团队中,许金灵和别岳洋可以算得上老搭档了,两人曾一起参加过毕业生行李托运问题调研、赴郑州三全公司冷链物流调研、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郑州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挑战杯等多项活动。“我们一起参加活动获奖的证书足够放一箱了,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逐渐建立起来的协作关系。”别岳洋一脸兴奋地说道。
收到本次物流仿真大赛的通知后,许金灵认为这项赛事专业性较强,加之自己对本专业的热爱,又不想让自己的大学留下遗憾,就怀着满满的热情决定积极参与。而别岳洋对于自己的专业拥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有时候看到施工场地的砖和托盘他都要研究半天。陈焕平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往往能考虑到很多别人想不到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三个人平常就朝夕相处,彼此非常了解,因而在比赛中表现出的默契程度非常高。就这样,志趣相投的三个人组建在了一起,美好的开始也最终使他们共同缔结了这个“7.0”团队的好成绩。
从“1.0”到“7.0”的成长历程,饱含艰辛与泪水,当然也不乏摘得桂冠时的心花怒放,整个团队的密切配合和坚持不懈的团队精神支撑他们一步步地走下来。这一路走来,他们付出和放弃了许多,而与此同时,又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总结经验,收获了浓浓的友情。
合理分工,共渡难关
由于此次大赛共分为上机操作、方案设计和团队答辩三个环节,并且彼此之间环环相扣,因此整个团队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明确分工。上机操作部分问题量较大,需要模拟物品的出库、入库和移库,以及订单的调整问题,这一部分由陈焕平和别岳洋负责,方案设计由团队所有人员共同完成,而答辩演示部分就交给了许金灵。方案设计他们共用了7天时间,每天晚上都在电脑前设计到两点多,“我们一致认为把最初的方案设计好了,后面的部分也就相对水到渠成一些”。在最后的答辩环节,别岳洋透露,“其实许金灵特别容易紧张,紧张起来连饭都吃不下。”答辩那天也是这样,但在队友的鼓励下,她还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专业性较强的比赛给这支团队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首先在方案设计上,很多环节偏重于工科,涉及物流工程、解放生产力和劳动力以及编写程序方面,而他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侧重于管理方向,这就迫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有关领域的知识。为此,队员们在比赛来临前的一个星期里主要解决理论知识,四处借来了50多本书恶补,这也是对他们学习能力的挑战。其次是模拟数据的庞大性,订单共有2935个,130多种商品,而且每个店配送要求都不同,这就要求他们能从中挖掘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有时队员意见出现分歧也是极大的考验。“从0到1是最难的,而从1到无穷是最简单的,我们就是在0到1的环节产生了矛盾”,别岳洋如是说。在设计方案的初级阶段,许金灵秉承着“慢工出细活”的观念, 进度稍缓慢,而急性子的别岳洋则急切要求赶紧完工,后来在团队的协调下,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了精品。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明日之星”团队对这句话做了很好的诠释。参赛过程中整个团队携手并进,密切配合,赛出了水平,也赛出了协作能力和珍贵友谊。
荣誉来自背后的支持
“我们获得这个荣誉不只是个人的,是属于我们整个学校的”,采访过程中他们一直在重复这句话,团队背后的指导老师和学校的支持给了他们莫大的鼓励。指导老师李民老师和付守余老师在方案设计方面一直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周五方案设计需要上交,前一天晚上老师给我们打了三个电话,每个电话持续半个小时反复叮嘱。第二天早上六点半老师发来消息说需要改动的地方已经发到我们邮箱了,当时内心特别感动。”每当团队出现分歧的时候,老师都会在旁边给予鼓励和引导。此外,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对“明日之星”团队的参赛也十分重视。因为比赛于10月25日上午8点准时在河南工业大学举行,路程和天气的双重原因给团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院方得知后立即派车送队友们去参赛。毋庸置疑,荣誉珍贵,来之不易,背后还有一群默默支持的力量。
“荣誉是其次,而其间的收获是弥足珍贵的”,他们坦言,参与此次比赛给了他们一个与外界接触的平台,要经常出去看看外面更大的天空,寻找与他人的差距,也正是这种差距才使得他们不断前进。
“青春无悔,拼搏万岁;不忘初心,回归原点”是整个团队的宗旨,而队员也在不断用行动来践行。青春无极限,正是在一步步地拼搏中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加成熟。这个过程虽历尽艰辛,却终见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