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家属院,该校统计学系资料室主任陈家娟在家中领到郑州十佳母亲的证书和奖杯。
陈家娟的大儿子仰国维在三岁半时,患突发性耳聋失去听力,多方治疗未见好转,且语言能力逐渐退化。陈家娟最终和丈夫决定:尽自己所能,把孩子培养成才。没有听力,语言能力退化,这让仰国维的人生起点低了一截。培养仰国维是从识字开始的,普通的字,正常的小孩一学就会,但小国维则很困难。为多掌握几个字,家人都睡觉了,小国维还会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学习。
为了让儿子走出困境,陈家娟坚持和孩子用语言慢慢对话,鼓励孩子看口形和正常人进行交流。整个小学阶段基本上是在家里学习的,小国维用六年时间学完八年的课程,跳级考入职业中学,两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美术系(大专)。
大学毕业后,仰国维曾对自己的前途痛苦过,但他发现,母亲从没有陪他流过一次泪。在妈妈的影响、教育下,仰国维付出了比别人多的艰辛和努力。托福考试他一年就啃了下来,并插班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本科)设计学院,同正常人一起学习,还取得了硕士学位。身有残疾的仰国维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从爱荷华大学毕业后又考入美国印地安娜波利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取得了硕士学位。
聋哑人对手语的渴望更为强烈,经常用手语与人交流的仰国维却发现,各种版本的手语五花八门,如地名的手语翻译更是没有标准,比如郑州市的文劳路等,就难以用正常的手语去表达。当仰国维把编纂手语词典的想法告诉母亲后,得到了陈家娟的全力支持,很快,仰国维组织编纂了《实用中国手语词典》、《常用美国手语词典》和《中国与世界地名手语大全》等书,这些书不但对我国听力障碍人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对社会各界正常人与听障人的交流提供很大的帮助,成了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