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梦想启航”,当今社会呼唤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创业的潮流不可阻挡。在创新创业开始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新动力的今天,我们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和创新理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求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创新创业的现实状况和实质,为创业研究和实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追梦者”实践团队由冯百明教授指导并随队指导,在实践队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下,圆满完成了本次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实践活动自6月下旬筹备到8月底完成实践调研报告,历时尽2个月,团队主要由参加过商业计划书并获奖的团队成员组成。整个实践分为实践筹备、团队实践和完成调研三阶段。在筹备阶段,团队经过反复商讨,制订了实践计划和路线,为实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实践环节队员们不畏酷暑,严格落实实践计划;完成了《河南大学生创业跟踪调研》调研报告。
坚持梦想 迎接挑战
7月10日,队员前往神舟印刷公司采访我校2010年毕业生邢国平学长。神舟印刷是由邢国平创建的丝印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制作各种服装、水杯、雨伞、安全帽等商品的印花和广告。邢国平带领实践队员参观的同时,向同学们介绍和展示了丝印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流程。
随后的访谈中,邢国平学长讲述了他自主创业的艰辛历程。毕业后,他没有满足于安定的工作,毅然选择了坚持自己曾经的创业梦想。创业初期,资金和厂房的规模有限,丝印的制作只能全凭手工,他就自己兼做老板和职工,经常工作到深夜。即便是公司的业绩有了显著的增长,学长也从不懈怠,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创业梦想。学长说,现在是发展初期,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步走的扎实,以后根基才会稳;下阶段的目标是拥有更大的厂房和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将公司越办越好。实践队员对他坚持梦想,稳中求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态度和决心由衷地赞叹。
实现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是既然选择了就要敢于直面挫折,克服困难。同时,不要盲目跟风,给自己一个明晰的定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尊重源于实力,实力来自拼搏”,邢国平学长说,要想赢得尊重就要拥有实力,而实力来自于对梦想的坚持和不懈拼搏。
专注梦想,加强合作
7月12日,调研团到达省会中心B座中泽智业公司,采访著名的潜能开发教练、心灵成长顾问、心理咨询师郝大鹏学长。郝大鹏于2004年毕业于我校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已有十年,公司专注的领域是母亲大学,为准妈妈和妈妈们提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方法。图4
郝大鹏向队员们介绍了他从我校求学期间到如今工作的多彩历程。他曾是我校蓝天心理协会会长,学长创业过程中也曾遭遇失败,损失近百万,但是带着一颗平和的心积极面对。一路走来,学长最强调专注、合作,向实践队员们传递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他也对在校大学生给出他的建议:首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长小环境非常重要,在大学要结交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人和老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明辨是非;其次,学会整合有限的资源,做好当下的事情;最后,要增强学习能力,不断进步。
从郝大鹏的经历中实践队员们领悟到:在中国梦的新政策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的空间更加广阔,在校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更多的接触社会,综合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今后实现创业梦想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正确的看待社会带来的挑战,用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可能遇到的不公平。
“追梦者”实践队以“跟踪调研大学生创业现状,总结创业特点及规律,培养大学生正确创新创业精神”为主线,并以“双线模式”开展实践:第一条线,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学生创业的个人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第二条线,对创业大学生所在地的创业环境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通过双线模式,团队取得了三方面的实践成果:(1)亲身体验了大学生创业的真实感受,了解认识了创业过程的艰辛,总结了大学生创业的现状、问题和规律等。(2) 利用所学知识,开展企业咨询活动,积极帮助创业企业解决问题,加强了交流合作,建立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3)根据实践调研完成2万余字的《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跟踪调研报告》。
“追梦者”的队员们感慨道,“尽管他们对活动主题进行的反复讨论和准备,但通过实地调研才真正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真正含义,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这次实践使实践队员亲身体验了创业者的艰辛,使他们树立了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自觉性。通过社会实践,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看到和学到了什么,更多的是构建了一个认识社会的平台,感悟人生的载体。通过这次实践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强,更有责任感,更有了追逐梦想的方向!
新闻链接:http://henan.sina.com.cn/edu/jynews/2013-09-10/09258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