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财经政法大学驻淮滨县防胡镇林洪寨村任第一书记的王洲刚下车,就得知林洪寨村遇到了罕见的干旱,他毅然谢绝了各种安排和款待,和接他回村的赵振一起操起铁锹加入到抗旱大军里。
5000多亩土地普浇一遍水可真不容易,往年适逢干旱,群众因抢水浇地而打架的事时有发生。王洲得知这一情况二话没说,从县里要来了打井队,投资十多万元给缺井村民组钻了八眼机井,组织全体党员干部24小时守护在机井旁,饿了啃口馒头,渴了喝口井水。由于发挥了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不到十天,村里的旱地全部浇完。再看看王洲,整个人瘦了一圈,老党员赵大爷心疼得直流眼泪……
“3000多人的村子,村民文化底子差,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民组还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现象,社会矛盾由此而生。王洲针对各村组的实际情况,请来了派出所、司法所的同志入村入户进行普法教育,党员干部包片对群众进行普法知识测试,以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不仅如此,村委会还在大树上架起了高音喇叭,每天定时播放普法知识讲座。各村民组的墙壁上、黑板上都有醒目普法标语。王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迅速拟定了村规民约二十条,村民大会通过了,整治方案生效了,然后落实执行。
王洲常说:”在村里当书记就不要怕麻烦,处理群众纠纷,要多做思想工作,多几道程序,实际上就是多点民主,少点武断,解决群众困难要用真心。因为村里的书记和党员对于群众来说就是代表着党。“
在村里,王洲和身边的村委成员结下了上百个亲情对子。70岁老人郑洪才习惯称他叫干儿子,竹园村民组困难家庭上不起学的留守儿童赵滨滨见到王洲就喊爸爸。就这样他逐渐熟悉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疾苦,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成了百姓的”守护人“.
三个月过去了,王洲没回过郑州的家,这可疼坏了妻子、儿子。9月2日上午10时许,母子俩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林洪寨村,一家三人在五保老人郑大娘家见面了,看着又黑又瘦的王洲,妻子哽咽了,儿子哭着扑到了他怀里!但王洲却风趣地说:来得正是时候,快尝尝郑大娘的南瓜甜不甜,接着是大娘语重心长的一席话,说得妻子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母子临走时,儿子书包里装满了玉米、红薯,还有大娘摘的三个青色的葫芦娃娃。
农村的夜晚静谧安详,几个老党员和王洲一起唠嗑。当王洲得知第28个教师节就要来临时,赶紧拿出了工资卡,安排会计明天给全体教师购买慰问品。9月3日上午10时,一车近两万元的礼品发到了教师手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没有采访,没有记录,但他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对教师的爱都深深地烙在了师生们的心坎里。王洲6月3日入村至今,三个多月过去了,当王洲走在林村,每一个迎面走来的村民都能跟”王书记“打声招呼。在王洲的眼里,村民反映的每一件事都是他的大事,把矛盾和意见化解在最基层,是他服务村民的唯一信念!
如今,林洪寨村的村容村貌变了,风俗习惯变了,村民道德水准变了;群众上访的少了,婆媳吵嘴打架的少了,违法的少了,计划生育工作还成了全镇的先进村。当记者问起王洲,一个省城里的处级干部,对农民兄弟的爱为什么那么执着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农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的更强大!这位年轻共产党员的情怀,让每一个人都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