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校党委统一安排部署,校团委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学校60余支实践团队参与学生近1000人。
以“山”“水”“河”“渠”“树”“字”为关键词分成6条主线路,同学们通过省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等方式,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重温总书记殷殷嘱托,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时代巨变,坚定责任担当。
山:看老区发展,话红色精神
会计学院“重入大别山,温习红色史”党史学习社会实践团、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晨曦实践团等实践团队先后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等地寻访红色足迹,近距离瞻仰革命文物,深层次感悟大别山精神内涵,领悟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散发的磅礴伟力。
统计与大数据学院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丰集镇等乡镇红色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以走访调查、实地参观、理论宣讲的方式学习宣传红色革命精神。在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大家注目仰视,从革命征途中红军们与百姓共同劳作,军爱民、民拥军,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中,读懂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许世友将军故里,感受了将军太行立马、山东鏖战、保家卫国、魂归故里的壮丽人生。在田铺大湾,大家重温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悟在党的领导下,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成为今天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循环农业的典型代表。
实践团成员们在革命老区进行理论宣讲即将结束时,队员陈艳萍谈道:“光辉的历史值得铭记,革命的火种需要传承。文化也是一种财富,红色文化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一定能在乡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激发出新的生命力。”
实践成员参观红色文化长廊
水:走近渠首工程沿线,学习南水北调精神
艺术学院赴平顶山市叶县针对南水北调沿岸社会环境治理暑期实践小组、“跟随总书记步伐,学习南水北调精神”社会实践团等实践团队重走总书记视察路线,对南水北调渠首工程及其沿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见证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变化与发展,体会南水北调工作者“调水为民,治水兴邦”的使命担当,学习移民群众“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理想信念。
实践团参观南水北调渠首
公共管理学院南水北调发展成就观察团实践团队,来到渠首大坝、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和邹庄移民村开展系列调研和文化交流活动。团队成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艰辛历程和库区移民搬迁的历史,以及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增收等举措。实践队员们通过和移民群众以及当地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了解到南水北调移民迁安的感人事迹,以及目前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现状和乡风文明建设情况。
河:精神映黄河,振乡情无疆
金融学院“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青”调研实践团、“黄河清流,绿色未来”沿黄社会实践团等实践团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分赴安阳市、濮阳市、商丘市、焦作市、新乡市等沿黄地区,走近黄河流域,学习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共筑黄河安澜开展宣传。
刑事司法学院“医械映黄河,振乡情无疆”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走进地处黄河滩区的长垣,探寻黄河文化振兴乡村密码,了解黄河治理和沿黄企业发展经验,为讲好黄河故事积累素材。在芦岗乡西陈村,团队沿黄河徒步数十里,观黄河奔涌,看壮观堤坝。同时在当地河务局局长的引导下,来到黄河文化馆,了解了长垣段黄河文化发展史、改道历程和修建堤坝的历史渊源,深切感受到“治黄经验”来之不易。
实践队员与工作人员合照
在赵堤镇大浪口村和后小渠村,实践团队同村支书走入村镇深处,感受黄河文化孕育出的“赵堤文化”。团队成员深入调研营地之乡、乡创空间、高附加农产品实验区,感受到了IP形象对赵堤镇文化、故事、产业、村落交互宣传的作用。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普法宣传,倾听大家的困难与需求,帮助当地群众了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
实践团队走进长垣支柱产业——医疗耗材企业,从龙头企业看当地产业发展。团队成员了解医疗耗材企业的发展历程,重点调研了废弃物以及废水的处理流程及影响,感受到企业在黄河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作出的努力贡献。
渠:寻红色足迹,悟红旗渠精神
金融学院“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赴安阳红旗渠学习实践团、“浩荡长渠,风悠千古”理论宣讲实践团等20支实践团队陆续走进红旗渠,深入太行山下,走进红旗渠畔,近距离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受红旗渠精神焕发出永久的时代魅力。
公共管理学院“寻红色足迹,悟二十大精神”红旗渠精神暑期实践调研团实践团队走进红旗渠纪念馆,通过观看实景模型、修渠旧物、影像资料、文字照片等珍贵历史材料,队员们仿佛置身于“滴水贵如油”的年代,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修渠人民众志成城、绝壁劈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不屈不挠,感受到内涵丰富的红旗渠精神。
实践团队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实践团深入红旗渠畔“止方村”,依次参观了村史馆和乡村振兴发展成就馆,通过旧貌新颜纪实资料的对比,系统了解了止方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实践队员深入基层群众,与村里老人促膝长谈,了解村落的发展变化。
其间,实践团有幸访谈到了当年参与修渠的张买江老人。提到当年修渠的艰苦条件,老人概括道“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实践队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修渠过程的曲折艰辛,对当地干部和百姓构思未来的智慧和胆识、实现梦想的勇气和担当、脚踏实地的干劲和力量感到无比钦佩和敬仰。
树:追寻总书记足迹,探寻焦裕禄精神
工商管理学院脱贫成就观察暑期调研实践团、“焦桐有情追思泪,兰考精神永传承”赴兰考暑假社会实践团等多支实践团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兰考足迹,来到兰考县,实地学习感悟焦裕禄精神,深入了解近年来兰考县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感受兰考的新时代巨变。
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杨腾辉带领队员在焦裕禄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
会计学院“新时代兰考焕新颜,焦裕禄精神谱新篇”实践团来到兰考县先后走进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兰考四面红旗”纪念馆,实地学习焦裕禄精神。“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了解到焦裕禄同志为追求人民幸福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也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弘扬焦裕禄精神,为强国复兴征程贡献青春力量。”实践成员郑紫丹说道。
实践队员们来到东坝头乡张庄村,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在焦裕禄同志的带领下,村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乡镇政府通过发展温室大棚特色产业,借助直播等互联网新模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绘就了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
字:一片甲骨惊天下,中华文化贯古今
资源与环境学院“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会计学院“寻迹历史安阳,点亮古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等多支实践团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来到安阳殷墟遗址,从甲骨文中感悟中华文化,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团队成员在殷墟观看甲骨文
资源与环境学院实践团队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尚真书院实践团共同来到殷墟遗址开展实践活动,感受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历史。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以甲骨文为主线参观殷墟遗址,并一起分享实践感悟,探讨中国文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关系,共同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深入交流。
实践团队来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文字,纷纷赞叹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文字变迁是历史的回眸,在追寻“字”的足迹当中,既开阔了眼界,也提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积极传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供稿单位:校团委 审核:李曼 编审:刘绍辉 签审:张睿)